|  
人工耳蜗由体内植入装置和外部装置两部分组成。手术时,医生将人工耳蜗的植入部件放在耳后皮下,并将电极系列放入耳蜗内。手术通常需要2~3小时,住院时间一般为7~10天。术后植入人工耳蜗的部位只看得到轻微的疤痕和少许突起。以往的手术报告显示: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不危险。但是,该手术对于医院和医生的要求很高。手术医生应是具有丰富的中耳和内耳手术经验的耳科医生,在正式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之前,还要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。 耳蜗是位听器官内耳骨迷路的一个组成部分,是传导并感受声波的结构。耳蜗是一螺旋形骨管,绕蜗轴卷曲两周半。由蜗轴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,叫骨质螺板。耳蜗外壁有螺旋韧带。骨质螺旋板的游离缘连着一富有弹性的纤维膜,称为基底膜,延伸到骨管对侧壁与螺旋韧带相接。把耳蜗骨管分成上下两部,上部称前庭阶,下部称鼓阶,两管中充满外淋巴液。前庭阶的一端为前庭窗,鼓阶一端为蜗窗。两部分在蜗顶处的蜗孔相通。在骨质螺旋板近底处有一薄膜,称前庭膜,由前庭膜、基底膜和一部分螺旋韧带围成膜质蜗管,管中充满内淋巴液。螺旋器(corti氏器)是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,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等组成,毛细胞为声波感受细胞,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联系。毛细胞的上方有鼓膜,与毛细胞的纤毛相接触。外界声波通过淋巴液而震动鼓膜,鼓膜又触动了毛细胞,最后由毛细胞转换成神经冲动经听位神经而传到听觉中枢。
耳蜗埋植: 又称电子耳蜗或人工耳蜗。适用于中青年双侧极度耳聋,使用高功率助听器无效,耳内无活动性病变。x线断层拍片或ct检查证明内耳结构正常,耳蜗电图无反应,鼓岬或圆窗电刺激可诱出脑干反应者。 耳道上进路耳蜗植入术 弊端:神经隐窝狭窄可造成手术困难,甚至有面神经损伤的危险 颅中窝进路耳蜗植入 弊端:一是电极刺激的部位存活的螺旋神经节数目比较少,二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频率的不匹配。因为研究表明螺旋神经节的退化底回较顶回严重的多,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频率的不匹配将影响对声音的整体整合。 电子耳蜗植入术 耳蜗植入器译自英文命名cochlear implants,其他名称有仿生耳(bionic ear)、耳蜗赝复器(cochlear prostheses)和电子耳蜗(electronic ear)等。国内意译有电子耳蜗和人工耳蜗。本章用耳蜗植入器或电子耳蜗名称。手术名称为电子耳蜗植入术。
适应证 在选择病人作为耳蜗植入器的手术对象时,一般要进行以下逐个项目的询问或检查。 许多病人通过来信要求治疗,可借此机会复函,请病人回答以下问题,从中初选有可能手术的对象,函询内容如:耳聋程度,助听器效果,耳聋起病年龄及可能原因;旁人能听懂本本讲话的程度,病人结合唇读懂话的能力(包括家属和本人的讲话);耳流脓或耳手术史,全身健康状况及经济情况和来院诊治的条件等。 |